不会。那些东西没什么用,而且问题出在比“有没有用”还要基本的层面上:全人类的大部分人口根本没有“早教”这种需求。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开展的非传统的“早期教育”和“超前教育”是发源于欧美的智商税,通过向有一定资产的家庭灌输焦虑来赚取他们手里的钱。
13年前的畅销书《魔鬼经济学》分析了美国2万多名儿童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习成绩,列出了8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
- 父母受过良好的教育
- 父母较富有
- 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更大
- 这孩子出生时体重低(负面影响)
- 父母在家讲英语(美国官方语言)
- 这孩子是被收养的(负面影响)
- 父母参加了家长教师联谊会
- 家中藏书多
还有8个不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
- 该家庭生活和睦
- 该家庭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 母亲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间在家看护
- 孩子参加过儿童起步计划(美国早期教育)
- 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
- 孩子经常被体罚
- 孩子经常看电视
- 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
这结论已经严重动摇“早期教育”的基本合理性了。
题目谈的面向六岁以下幼儿的“AI点读笔”“AI早教机器人”之类东西,即使按成本价+10%~25%销售,也就是些挂着人工智能的名义的婴幼儿玩具。婴幼儿天性爱玩,在玩之中学习是好事,但并不是说有个屏幕或者有若干语音·音乐就可以“一件玩具顶十件”了:
- 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学习东西需要的是安全的、可以积累跟现实物体互动的经验的环境。儿童学习一项知识或技能的动机往往是兴趣,他们在通过学习和操作满足了自身的兴趣后才会对更复杂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 大量实践显示,儿童经常是在做游戏中学习到关于外部世界的事情,这不能用电子屏幕和机器播放的语音去代替。
如果这类玩具大幅抬价,那就是坑蒙拐骗的一种,跟狮子大开口要钱然后一个月上一两节课的“早教班”是一回事;
如果从出生进一步往前拉、搞什么“人工智能胎教”,那实在是跳大神级别的玩意。
鼓吹0~3岁早期教育的机构,套用的往往是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的那套话术。不过这并不完全是个问题——在对正常孩子进行“干预”有伦理障壁的情况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使用的真正有效的教育装置的研发很可能要依托于特殊医疗。
利用脑机接口、侵入式电极、经颅磁刺激、超声波照射,可以对各个年龄段人士的大脑进行修整,这套东西在教育方面的起步应用可以先针对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或后天疾病或意外造成脑损伤的年轻患者,作为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并对他们的疾病进行治疗抑或控制病情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改进并提升性能,直到可以展示其实际作用和安全性来吸引正常人使用。
这方面的基本问题是:无论设备是否有效,设备的普及程度在生产力的限制之下,“必备”是个非常遥远的概念。“孩子早教启蒙的必备产品”?先保证孩子的父母有时间、精力和最起码的知识去带孩子罢。
人从刚出生(所谓“0岁”)到满3周岁期间是婴幼儿期,大脑在快速生长发育并剪枝,这个阶段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到周围世界,包括而不限于光线、父母或其他人的影像、声音。婴儿的大部分的感官在出生前后就具备功能了。一般而言,在婴儿出生满七天后,人们就可以清楚分辨婴儿的睡眠和苏醒状态。在婴儿可以连续数小时保持清醒后,他们就可以看清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状况,并开始向熟悉的人影展现有意义的笑容,哭以外的发声出现进展。在三个月至一周岁期间,婴儿的身体会明显长大,运动能力、知觉状态、发声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出现实质性进步,开始学习行走和说话。这阶段的能力发展极大依赖时间,例如三到六个月大的婴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不支持良好的行走,能爬行就可以了。
一般认为,到三岁时,幼儿应能说话,身上的肌肉也初步发育;婴儿应该已经通过父母的教育和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而学会或基本学会了排泄和保持基本的卫生——或至少能在要排泄的时候用语言等信号通知他人。
婴幼儿的语言习得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依赖可塑性较强的幼年大脑和社会性互动,信息在意识并未察觉的情况下储存到大脑中并反复剪枝,通过生物学蒙特卡洛树搜索形成回路,使之适合口头和书面的使用。
人脑通过髓鞘形成逐渐提升不同区域之间的信号传输速度,但这也会逐渐降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随着年龄增长,人再去学习第二语言就会变成在意识监督和控制之下的知识获取过程,难度日渐上升,口音也日益明显。
研究显示,在未满7~8岁时学习第二语言不容易产生口音,但这个阶段若患上孤独症之类影响社会性的疾病,将会严重妨碍语言学习,这包括母语的学习。
最近几十年里,西方对年满三岁的幼儿的发展不再强调年龄,而是关注心理发展程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