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教网

有什么儿歌适合给1岁多小宝宝,边听可以边学东西的?

来源:www.keepwatchsoul.com   时间:2023-10-08 00:32   点击:2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几乎每个宝宝小时候,爸爸妈妈都给他读过或者唱过儿歌。节奏欢快,韵律感极强的儿歌,就像优美又温柔的歌声,让孩子安静下来,发挥想象,甜甜地进入梦乡

我家可可3个月时我就在她耳边读:“大花猫,喵喵叫,东看看,西瞧瞧。小老鼠,吓坏了,躲进洞里静悄悄。”

每次听到:“猪宝宝,爱睡觉,小眼睛,闭闭好。不淘气,不吵闹,早早睡,身体好。”时她还会冲我笑,或者小腿小胳膊伸起来配合

后来1岁左右时,她可以说2个字的词语了,我给她读“小蜜蜂,嗡嗡嗡,花丛中,忙做工,采花粉,酿蜜糖,爱劳动,受表扬。”她会跟着我读,还能说出最后一两个字。

3岁时她已经背会了300多首儿歌,现在不到4岁儿歌储备量快到500首了。而我也发现,带她读了将近4年的儿歌,确实在很多方面很领先。

因为儿歌不同于说教或者课文,它不乏味,节奏轻快,韵律感强,它是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是儿童文学中最基本的体裁形式,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这种形式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问我:儿歌孩子1-3岁读一读就行了,长大了还有必要读吗?

我的建议是继续读!

而且很多脑科学家和幼儿园老师都强烈建议孩子读,尤其是那些语言能力不好的孩子。

而且儿歌内容丰富有趣,不仅可以让幼儿们学习知识,也可以传播知识,很多儿歌歌词,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孩子们听几遍就能记住。

比如“大鸭梨,金黄黄,麻脸皮,肚子圆。白肉肉,里面藏,咬一口,水汪汪。”

再比如“小哥哥,真懂事,拿来玩具逗弟弟,拨浪鼓儿咚咚响,弟弟听了笑嘻嘻。”

我们可以看到儿歌的结构和特点,比较随意和自由,句式也不固定,一般以整齐而有变化,活泼而无定式的句子为最多。所以它自由不不受拘束的特点就和幼儿天真烂漫不受拘束合为一体。

比如它通常采用拟人和比兴的手法,通过儿歌往往托物起兴,通过对某一件事物的描绘烘托出一种能引起人兴趣的氛围来。

比如“蚕宝宝,脱衣裳,脱一件,变个样。脱了四件旧衣裳,变成一个茧姑娘。”把蚕比作人,这样宝宝可以轻松理解蚕如何换衣服。

比如“小剪刀,张大嘴,不吃鱼、不吃虾,就爱吃,长指甲,咔嚓咔嚓吃完啦,宝宝小手真干净。”

我家可可每次不愿意剪指甲时,我就给给她读这首儿歌,拟人的手法,让指甲刀立马有了生命。剪指甲枯燥的过程也变成了咔嚓咔嚓吃东西的过程,孩子不知不觉就喜欢了。

最后,儿歌声韵活泼,我们发现大多数儿歌都是朗朗上口的,能吟能唱,读起来押韵,排列整齐。

而在给我家宝宝读了快4年儿歌后,我也才真正发现那些陪她读儿歌的日子没白陪,她在这7个方面确实领先同龄宝宝一大截。

一、得到美的享受

很多儿歌绝不是口水歌,它的遣词造句很讲究的,儿歌里蕴藏了很多技巧,甚至读起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比如描写春天“欢乐在春天,雪花儿翩翩,雨滴儿甜甜。阳光呀艳艳,露珠儿点点。大地呀母亲,生命呀眷眷,鲜花呀开遍,礼花呀满天,朋友啊无眠,欢乐在春天。”

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把春天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雪花,是天使扯着机头抖落下来的鹅毛,撒得满地都是。雪花,是天空妈妈送给大地的棉絮,好让它做温暖的被子。雪花,是圣诞老人送给我们的礼物,祝每一个少年健康快乐。”

孩子经常诵读儿歌,他的审美就会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不断提升。

二、丰富词汇,提升表达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贫乏家庭”和“富裕家庭”中他们的同龄孩子,3年时间词汇量相差30000000个,也就是“富裕家庭”每小时要与孩子说2000个词汇。词汇量上的巨大差距会导致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进而影响孩子未来的认知,那些“贫乏家庭”的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远远不如“富裕家庭”的孩子。

0-6岁就是孩子语言输入的黄金期,父母要多跟孩子互动,交流,很多妈妈说,我不会讲新词汇,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去给孩子读儿歌。我家可可小时候我买了《儿歌三百篇》,每天都会读几首,一年多下来我们孩子早就背会了那300多首儿歌。

你带孩子逛公园就可以说“小宝宝,逛公园,东看看,西瞧瞧。花儿香,鸟儿叫,水中鱼儿真逍遥。”

你带孩子过马路,就可以说“小宝宝,过马路,注意观察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你带孩子吃火龙果,就可以说“火龙果,火龙果,大外衣,红似火,里面包,雪白肉,黑芝麻,肉中裹。”

总之,父母跟孩子每天聊天就是输入新鲜词汇的好方法,但是大部分父母工作太忙,平时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互动,就可以借鉴绘本,或者儿歌去进行。

三、提升记忆力

父母发现你教孩子一句话,可能过几天她就忘记了,但是你教她一首儿歌,她可能会记好几年。

因为儿歌、童谣都属于游戏类音乐。旋律、节奏和词语会不断地重复出现,从而有助加深宝宝记忆,进而提升记忆力。

比如“蹦蹦床,蹦蹦床,脚下装,大弹簧。蹦蹦蹦,弹弹弹,蹦到天上摘太阳。”

比如“小蚂蚁,了不起,搬座山,回洞里。咿呀嘿,咿呀嘿,原来只是一粒米。”

比如“小乌龟,慢悠悠,背着盔甲四处游。见到朋友勤问好,大家夸它好宝宝。”

这样三字的儿歌,韵律感强,动物特征明显,孩子一般3-5遍就能完整记住。

四、引导孩子想象力

儿歌的创作中,往往带有天真烂漫的成分,加入了拟人、比喻、比兴的修辞手法,往往把任何事物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去写,孩子们读着仿佛自己就是诗歌中的动物、人物。置身于优美的旋律和无限的想象中。

比如“柳树奶奶年纪老,想要洗头洗不了;云儿端来清清水,洒下小雨轻轻浇;太阳替他晒晒干,风儿帮她梳梳好;池塘捧出小镜子,捧给奶奶照一照。”

这首儿歌非常巧妙,他把下雨、刮风、照太阳这样的现象,通过改编成了一幅动起来的画,树成为了奶奶,赋予了它生命,而且是年迈的老人,她行动不便,需要帮助,这时候云端来水。太阳帮她晒干头发。风就像吹风机一样帮她吹干头发,池塘就像小镜子一样给她照一照。

原本下雨和刮风这样的平平无奇,在儿歌中却有了新的生命和意象,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比如“鸡冠花,开路边,小鸡看了好喜欢。我的冠子太小了,可否借我戴几天?等我冠子长大了,说话算话准来还。”

这首儿歌太活泼了,完全赋予了小鸡人一样的情绪和生命,它觉得自己的冠子太小,想摘路边的鸡冠花戴几天,还说长大了,再来还。我家可可第一次听这首儿歌时直接笑到说不出话,她说:“鸡成精了?还会借花,还知道还?”

我带孩子读的《儿歌三百篇》里有很多这样的富有想象力的儿歌,每次读孩子就能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创造和联想出各种画面。

五、开发智力

大量的词语和语言刺激,有利于宝宝开口说话,尤其对于一些说话晚,口齿不清晰的孩子,每天带他读一读,听一听,能刺激孩子听觉、触觉、感觉器官的发育。

美国一位专注早期儿童教育的研究人员 Phyllis S. Weikart 对幼儿听儿歌这件事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发现,有早教启蒙的儿歌,可以更早提高幼儿的空间和时间认知能力,促进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六、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启迪心智

儿歌内容丰富,包含了各种情感的表达,通过听和唱儿歌,孩子逐渐理解儿歌想要传递的情感,比如“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呀,我的好妈妈。”

通过这首儿歌,孩子们就知道妈妈因为上班所以陪伴不了自己,但是她们很爱自己。她上班辛苦,孩子就会让你坐下,端来热茶,还会亲亲你,表示想念和感谢,它把孩子与妈妈的情感,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孩子表达爱,爱家人。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七、培养良好品德和习惯

孩子到了3岁后就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比如吃饭、穿衣、睡觉、交朋友等等,但是这个阶段他们正好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期,不喜欢听父母讲道理。

在家里父母可能通过命令、说教、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听话,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们教孩子确实有一套,大多是把儿童行为习惯编成儿歌,每天教他们读一读,背一背,孩子也会养成好习惯。

比如“清晨起来笑嘻嘻,小宝自己来穿衣,鞋子衣服穿的好,整整齐齐上学去。”

比如“手拿小茶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牙齿变得白又美。”

比如“枕头放放平,花被盖盖好,小枕头、小花被,跟我一起睡午觉。”


诸如此类的儿歌还有很多,孩子听着这样的儿歌,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很多本领。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

另外给大家总结了几十首儿歌,喜欢的父母可以收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